視訊講座將於 3 月 26 日(星期二)上午 9:30-12:20 舉辦歡迎報名參加!
講座內容簡介:
自從 Linda Nochlin 在 1971 年提出「為什麼歷史上沒有偉大的女性藝術家?」的大哉問,女性主義藝術史已走過了半世紀。它審視女性的藝術創作與贊助活動,打破了幾個世紀以來既定的藝術史學傳統,使文藝復興以來的女藝術家走入學界的視野,並啟發其他反思、重新定義經典的研究方法。1990 年 Judith Butler 的《性別惑亂:女性主義與認同顛覆》批判女性主義的二元論本質,強調性別和慾望的流動性,挑戰女性主義的邊界,應運而生的是酷兒理論對陽性與陰性氣質的視覺表現及審美等研究。與此同時,Kimberlé Williams Crenshaw 則疾呼關注導致壓迫的各種因素,例如性向、種族,社會經濟地位,國籍,即所謂「多元交織性(intersectionality)」,進一步深化「女性」作為一個群體的複雜性,鼓舞學界對少數族裔、藍領階級女性藝術家的關注。本講座從講者任教的美國亞美利堅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已連續主辦十三年之著名女性主義藝術史研討會出發,回顧這段學術史,並探討東亞藝術史導入女性主義和性別研究後激撞出的各種展覽與出版成果,例如皇室女贊助人、女性文人與職業畫家、殘疾藝術家、女性收藏家和大眾品味,最後展望本領域的新研究課題。
關於「藝術學學門前瞻/跨領域系列講座」:
藝術學學門從 2022 年中開始,將約每兩個月舉辦一場視訊講座,推動各次領域的前瞻/跨領域議題探索,以及各次領域之間、藝術學門與其它學門之間的跨領域議題交流與整合研究。我們期待藉此論壇激盪研究人員,開拓富有學術創意的研究題目,或共組跨領域研究團隊,對國際上前瞻之學術議題進行整合性的研究。 此次邀請任教於美國亞美利堅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藝術系藝術史的彭盈真(Ying-Chen Peng)副教授擔任講者。本講座將從講者任教的美國亞美利堅大學已連續主辦十三年之著名女性主義藝術史研討會出發,回顧這段學術史,並探討東亞藝術史導入女性主義和性別研究後激撞出的各種展覽與出版成果,例如皇室女贊助人、女性文人與職業畫家、殘疾藝術家、女性收藏家和大眾品味,最後展望本領域的新研究課題。